山水間:為什么中國沒有侵略性?
時間:2023-04-23 00:10:23 來源:紅色文化網 作者:山水間 點擊:
中國當前格外需要讓世界上盡可能多的人知道中華文明的農耕文明本色
山水間
毛主席說:“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
面對“中國威脅世界”“中國有侵略性”“中國有長達2000年的摧毀美國計劃”之類污蔑,光讓人們感覺“中國沒有侵略性”還不夠,還需要讓他們理解為什么“中國沒有侵略性”。而這就需要從“文明的沖突”角度看問題。
一、傳統農耕文明的若干基本特點
“中國沒有侵略性”不僅是千年的歷史和傳統,而且是中華文明決定的民族文化基因。
中華文明源于農耕文明。傳統的農耕文明最基本的特點有:
1.靠向自然索取生存——利用自然、改變自然、征服自然。
2.靠勞動創造財富生存——通過勞動把自然資源轉化為生存必須。
3.閉環操作——可以只與自然打交道,專注解決人與自然的關系,可以形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可以即使不與其他的文明交集也能生存。
4.以“生”為綱——農耕文明本質上追求的是培育生命、繁衍生命、生生不息。
5.本性和平——謀生存的全過程都可以不需要殺戮,不需要搶劫,不需要破壞,不需要侵犯他人,只需要守土勞作,做好自己的勞動建設和創造。
6.需要注重全程,注重長遠,注重因果——狩獵和海盜都是搶現成的,只需要關注眼前的獵物,不需要關注獵物產生的全過程。農耕則需要從頭到尾關注全程的每一個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結果;不僅需要關注眼前,而且需要關注今后;不僅需要關注一次收獲,而且需要關注持續收獲;還需要關注影響收成的因果關系,不斷積累總結經驗教訓。
二、“草食動物文明”與“肉食動物文明”
農耕文明具有草食動物的特征,可以稱之為“草食動物文明”——“種草的”“吃草的”“草食動物”的文明(非貶義)。
“草食動物文明”的經典語言:“你活,讓別人也活”“求同存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些文明與農耕文明截然相反,不是靠勞動創造財富獲得生存必須,而靠殺戮和搶劫獲得生存必需,如游獵文明和海盜文明。自然界里靠吃其他動物尤其是草食動物才能生存的動物是肉食動物;社會中靠殺戮和搶劫其他文明尤其是“草食動物文明”才能延續的文明可以稱之為“肉食動物文明”。
“肉食動物文明”的經典語言:“物競天擇”“叢林法則”“優勝劣汰”“弱肉強食”“強者為王”“你死我活”。
有些文明算不上“草食動物文明”,但也算不上“肉食動物文明”,如游牧文明和商業文明。這些文明離不開與“草食動物文明”發生交集,互通有無共存共榮。
三、傳統中華文明的關鍵亮點
作為唯一延續五千年沒有被毀滅的古文明,中華文明把農耕文明的一切亮點發揮到了極致,形成自己無與倫比的特色精華:
1.以農為天
對中華文明而言,“農”不是一個單純的行業,而是高于一切的生存之本,甚至是生命之源——“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而中華文明的“食”來自于農——靠“農”把無生命的自然資源轉化為維系生命的生存必須,以此為基礎才有了其他各行各業運作的舞臺。中國歷史幾千年,除了當代“公知”外,從沒有見過哪朝哪代的智庫決策者敢公然主張不保護農業甚至犧牲農業。相反,歷朝歷代無一例外以農為天,被認為有損農業的行業往往會遭到制約甚至打擊,如“重農抑商”。最極端的例子是秦朝的“耕戰”國策——名為“耕戰”,實際是以“耕”為尊,“戰”是為了保護“耕”,否則有“戰”即可,何必畫蛇添足加個“耕”?這等于是“罷黜百家,獨尊農耕”。歷史上即使游牧民族如元和清,入主中原之后也入鄉隨俗認同了農耕文明。而只要認同農耕文明,就最終被中華文明所同化,認同了“以農為天”。
“以農為天”實際上反映了中華文明的人生哲理:農耕文明命脈在農。農的本質是把無生命的自然資源轉變為生存必須,用和平勞動創造生存。務農即謀生,廢農即自殺。
這或能解釋為什么別人愛種花,獨中國人愛種菜:有條件種,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種:陽臺、花盆、沙漠、鹽堿地、高原、“中國醫生在南極種菜”……甚至種到了宇宙空間:“太空育種”。
聽說從月球拿來月壤,很多中國人的第一反應是:“能拿來種菜嗎?”聽到“不能”,反應往往是“那有什么用?”
這一切足以證明中華文明“把無生命的自然資源轉變為生存必須,用和平勞動創造生存”的哲理已經滲透了中國人的骨髓,變成了一種近乎本能的追求和愛好。
這種哲理深入骨髓的后果只能是中國人“愛好和平”“以生為綱”的天性。
2.不怕艱險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敢于向自然抗爭改變命運求生存
農耕的本質是靠向自然索取謀生。在這方面中國人從不怕艱險,從不吝惜汗水和勇氣,從來是吃苦耐勞、不屈不撓、敢于向自然抗爭改變命運。這是中華文明中最瑰麗的亮點之一。
在西方的神話傳說中,神萬能:世界是上帝造的,火是普羅米修斯從天上偷來的,遇到末日洪水只有一部分人能靠神授意制造的諾亞方舟救命,太陽神是絕對的權威……在神面前,人毫無作為,只能乖乖聽神安排。而中國的古老神話傳說卻充滿了兩個字:“抗爭”——不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神的眷顧,而是戰天斗地靠自己、與神抗爭、與自然、災難、環境抗爭。比如:
與宇宙抗爭——盤古開天地
與天塌抗爭——女媧補天
與地球抗爭——嫦娥奔月
與洪水抗爭——大禹治水
與高山抗爭——愚公移山
與大??範?mdash;—精衛填海、哪咤鬧海
與太陽抗爭——夸父追日、后羿射日
與天帝抗爭——刑天舞干戚、大鬧天宮
與王母抗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與野蠻抗爭——鉆木取火
與病魔抗爭——神農嘗百草
與愚昧抗爭——倉頡造字
……
這種與自然抗爭的浪漫不僅古代中國有,現代中國也有,比如:
——“愚公移山,改造中國”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學大寨,趕大寨,要把山山水水重安排”
——“天上沒有玉皇,地上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岳開道:我來了!”
這種與自然抗爭的精神體現在現實世界中,就是中國古往今來各種舉世聞名的人間奇跡,比如長城、馳道、靈渠、鄭國渠、都江堰、大運河、“地上河”黃河大堤、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山區開梯田、新疆坎兒井、龍門石窟、敦煌壁畫、鄭和寶船、滇緬公路、華北地道、上甘嶺坑道、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成昆鐵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喀喇昆侖公路、青藏鐵路、川藏鐵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紅旗渠、掛壁公路、大寨田、圍海造田、灘涂利用、三線建設、“華北地下萬里長城”、沙漠在消失、高鐵網、高速公路網、跨海大橋、海上牧場、南海造島、“基建狂魔”……
魯迅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3.善于摸索,精于實踐,妙用規律,不拘一格,靈活機動,創造性應用,巧奪天工
與自然抗爭光有主觀熱情不行。五千年與嚴酷自然抗爭的農耕文明史不僅逼出了中國人敢于抗爭、敢于實踐的苦干實干傳統,而且練就了中國人善于摸索、不斷總結、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創造性靈活運用客觀規律的精明強干——有五千年不間斷的實踐的一脈相承,即使智商平平的也早練成精了,何況中國人從不乏聰明才智。經過幾千年代代傳承的實踐磨練,創造性活學活用客觀規律的本能早就融入了中華文明的基因。傳統的農耕時代科技條件下人們能夠認識到的客觀規律無不被中國人玩得風生水起,造就傳統農耕時代中國人的農耕水平舉世無雙。在古代中國的人間奇跡中不乏這種充滿智慧和匠心巧用客觀規律超常發揮的例子,例如都江堰:巧妙利用各種資源,建成了兩千多年仍然在發揮作用,而且不需要重大改變。
五千年與自然抗爭的農耕實踐造就的中華文明中善于靈活運用客觀規律的基因,在當今其他領域也照樣能發揚光大??陀^規律只要被中國人吃透,總能玩得出神入化比誰都溜。比如,德國駁殼槍連續射擊槍口上跳失準的痼疾,中國人一招“橫甩掃射”就解決了。蘇聯薩姆2導彈對付不了的U2預警裝置,中國地空導彈兵一招“近快戰法”就克制了。神炮手趙章成把迫擊炮射擊技術變成了藝術。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中國士兵玩出了“大炮上樹”。外國的先進玩意,中國人往往“看一眼就懷孕,聽一聲就育種”,甚至聽別人吹牛也能變成現實。
4.認同大一統
從大禹治水開始,中國人就深切認識到農耕文明的中國離不開大一統——要靠農耕生存就得確保不生水患。中華民族發育之地黃河流域最大水患是黃河。要根治黃河就得從上游到下游統籌規劃全盤治理。要統籌規劃全盤治理就離不開大一統的權力體系。
草食動物不可避免要面對肉食動物的侵襲。“草食動物文明”不可避免要面對“肉食動物文明”的侵犯。在依靠人力畜力為能源的時代,讓整天專門農耕的群體跟整天專門打打殺殺的群體同數量對決顯然不公平。漫長歷史中無數次慘痛教訓反復證明:農耕民族只有建立足夠大的大一統政權才有可能組織起足夠的專門武裝力量抵御侵略保護自己。
中華文明對國家大一統的認同不是哪個個人或哪個群體的一廂情愿,而是中國農耕文明存在和延續的必然結果。
5.尊重勞動
既然農耕文明的本質是通過勞動向自然索取生存必須,那么將自然資源轉化為生存必須的勞動在這個文明體系中就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存在決定意識”,這樣的存在決定中華文明中對勞動的尊重(更確切地說,對被認為“將自然資源轉化為生存必須的勞動”的尊重)。盡管過去官方規定社會地位的順序是“士、農、工、商”,但實際上“士”在民間的口碑卻并不怎么高,經常出現的評價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酸文人”“百無一用是書生”“仗義每當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民間肯定一個人總是說“勤勞本分”“踏實肯干”“吃苦耐勞”,否定一個人總是說“不勞而獲”“不務正業”“不安本分”。這里的“本分”“勞”和“正業”通常都是指“將自然資源轉化為生存必須的勞動”或與此相關的行業。這一切都是中華文明尊重勞動的潛意識發揮作用的結果。
6.尊重生命
農耕文明最顯著得特色是靠增值生命而不是靠剝奪生命來獲得生存必須。這就決定“尊重生命”是中華文明的一大核心內涵——民間從不以殺戮搶劫為榮,從來肯定與贊美一切與“生”和“生命”相關的東西:“人丁興旺”“多子多福”“休養生息”“生生不息”“萬物繁衍”,把生命看得極重:“人命關天”“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與此相對應的就是“不殺生”。如果說哪個皇帝“不愛殺人”“不濫殺無辜”“寬仁”,那就算是很高的評價了。
7.寬厚包容,和而不同
“草食動物”能夠不分種類習和睦相處——大象兔子牛馬豬羊雖然千差萬別,但誰也不會吃誰,能夠彼此相安無事,自然就能相互包容。而“肉食動物”就不能:“非我族類皆為獵物”,餓極了連同類都吃,當然談不上什么包容。
農耕文明也是這個道理:不需要靠殺戮搶劫而生存,因此跟其他不需要靠殺戮搶劫而生存的文明有和平共處的前提。
農耕文明的中華文明更是如此。既然自己的生存之道在于向自然索取而不是殺戮搶劫,那其他文明只要不傷害自己、不妨礙破壞自己靠農耕謀生的生存之道,就沒有必要與之敵對。不靠殺戮為生就可以共存,以農耕為生就有共同的目標——向自然索取,有共同的目標就會面對共同的問題,就會有共同的需要,就會找到共同的語言,就可以不管是什么民族、什么血統、什么語言風俗習慣都能“寬厚包容、和而不同”,最終同化成不以血統種族而以文化文明為共同紐帶的中華民族。(“肉食動物文明”的西方做不到這一點,所以特別強調血統、種族、人種之類。)中國歷史上只有民族融合和文化寬容兼收并蓄,沒有種族滅絕和宗教戰爭。盡管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那是官方的政治決策,民間一直是多神論。和尚道士可以結伴而游,老子如來可以同受崇拜,佛祖上帝安拉可以為鄰而居相安無事。宗教意識極其頑強的猶太人歷史上在中國能夠被漢文明同化,以至于自己都忘了自己是猶太人。中華文明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要自己的生存不受破壞就夠了,沒有興趣干涉別人怎么看世界。這一切都足以證明中華文明的“寬厚包容、和而不同”。而“肉食動物文明”的西方歷史上從來不乏種族滅絕和宗教戰爭,殺人不當回事。
8.沒有侵略性
農耕文明“靠向自然索取而生存”這一根本性質決定不需要靠殺戮搶劫而生存。中華文明不怕艱險吃苦耐勞、敢于向自然抗爭改變命運求生存、善于摸索、精于實踐、妙用規律等特征使農業文明時代中國人向自然索取創造財富的能力舉世無雙——不管如何艱難困苦,只要能生存下去,只要有和平環境,中國老百姓總能在短得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里創造出世人無法想象的財富來。歷史上中國多次大災大難人口大滅殺社會大破壞,但中國總能很快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再造輝煌、重返世界第一。甲午戰爭、八國聯軍、日本侵略把中國剝了個精光,毛澤東的新中國帶來和平后僅僅幾十年,中國老百姓就把滿目瘡痍一貧如洗的中國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速度之快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中國歷史上的一切繁榮昌盛沒有一次是靠對外侵略掠奪獲得的,全部都是靠自己和平建設獲得的。
既然中國創造財富能力如此之強,既然在家勞動就能安全可靠穩定充沛地獲得財富,既然農耕時代的中國幾千年都是世界第一富,外國能造的中國都能造,而且外國造的那些東西中國還看不上,外國不能造的中國也能造,中國缺少什么完全可以用自己獨創的東西交換,哪里用得著冒險到遙遠貧瘠危險的地方去為靠不住又沒油水的東西拼命?——能想象任正非放著華為篤定的高收入不要,卻要為沒準的仨瓜倆棗跑到遙遠的窮地方以命犯險打家劫舍嗎?
這樣的歷史存在加上中華文明對生命的尊重決定歷史上中國對用兵歷來的基本態度是:
第一,不好戰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止戈為武”。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
——“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
第二,只有自衛防御的積極性,沒有對外侵略的積極性
——“非危不戰。”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歷史上中國持續最久、耗費最大的軍事設施是長城。而長城是純防御性的。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實力當時舉世無雙,對當時任何人都具有碾壓性優勢,要想占領殖民地掠奪財物易如反掌。但鄭和七下西洋,沒有占領別人一寸領土,沒掠奪別人一分財物。再沒有比這更能證明中國沒有侵略性了——勢均力敵時不侵略別人不能證明不想侵略。具有壓倒優勢時仍不侵略別人才能證明確實不想侵略。這是“草食動物文明”才有的特征。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聽著是很霸氣,但前提是“犯強漢”——你犯我在先,才有我的“雖遠必誅”,不折不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仍然是自衛性的。
中國歷史上即使某個統治者想搞對外侵略,也一定不得民心。說“中華文明沒有侵略性”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確切無疑。說“中國有侵略性”就如同說“牛有食肉性”一樣荒謬。歷史上中國只擅長“同化”,而不是“侵略”。
四、傳統中華文明的致命短板與中華新文明
但傳統的中華文明也具備了傳統農耕文明的一些短板:封閉散漫,因循守舊,隨遇而安,一盤散沙(“草食動物”誰也不吃誰,但也可以誰也不靠誰,很難有組織性紀律性。而“肉食動物”在捕食“草食動物”這一點上利益一致,相互配合有組織符合生存需要。)這些短板的消極作用在古老的農耕文明時代尚不明顯,但到了面臨需要向現代工業文明轉型的時代就非常關鍵了。中國在傳統的農耕文明時代太成功了,以至于人們以為可以這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可以永遠持續下去,“天不變,道亦不變”,面臨新工業革命時代看不到變革的必要。
“草食動物文明”沒有侵略性,但也容易怯懦缺乏血性。自從“偃武修文”的科舉制占統治地位后,中國人的血性在長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遭到歷代靠“偃武修文”取得特權的科舉制文人階層的極大侵蝕,中國基礎科學發展之路也被堵死了。明末以“東林黨”為代表的“內斗專業戶”利用權力把上層建筑變成了一地雞毛,徹底摧毀了漢民族的組織能力,使游牧民族的滿清得以入主中原,使僅有幾十萬人的滿族人實現了對上億漢族人的民族壓迫。滿清統治者心中很明白:漢人人口百倍于己、文明程度遠高于己、歷來瞧不起自己、僅僅因組織能力被自己“偃武修文”的文人毀滅、遭到野蠻屠殺而不得不勉強屈服自己。人口力量對比如此懸殊,不穩定因素如此強烈,這使滿清統治者一直具有空前強烈的危機感,日夜戰戰兢兢,始終把防范漢人放在壓倒一切的地位。要維持這種民族壓迫,就需要把對漢民族的統治變成游牧民族最擅長的放牧,把漢人變成只會聽從吆喝的牲畜;就需要不僅消滅漢人的一切血性,而且使漢人像牲畜一樣不會思想;就需要實行嚴密的思想禁錮,閉關自守,嚴厲海禁,嚴防一切外來思想;就需要嚴禁能使漢人聚集起來、導致難以控制的工礦企業的發展,嚴禁一切可能導致漢人擺脫牲畜地位的社會變革的新鮮事物;就需要使中國的軍事技術永遠停留在騎射水平,確保擅長騎射的游牧民族永遠對漢民族享有軍事優勢,可以輕松碾壓一切反抗。
所有這一切都恰好發生在西方工業革命浪潮的時期。所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就是中國被剝奪了當年那個稍縱即逝的從農耕文明主動地不受外來干預地轉向工業文明的歷史機遇。
英國首相蘇納克說:“中國是一個價值觀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國家。”其實不光是價值觀截然不同,整個文明性質都截然不同。中華文明是農耕文明,是“草食動物文明”,靠向自然索取而不是殺戮劫掠生存。而西方文明尤其是盎格魯—撒克遜文明是游獵文明+海盜文明,是“肉食動物文明”,靠用殺戮劫掠向人類同類索取生存。其所到之處充滿殺戮搶劫暴力:占領美洲滅絕原住民,劫掠非洲原住民當奴隸,征服、搶劫亞洲……西方的工業文明極大地發展了生產力,但這生產力首先被用來加強暴力,成為“肉食動物文明”的利爪尖牙殺戮利器,從而形成往復循環:越利爪尖牙,越能殺戮搶劫,越能養肥自己;越養肥自己,越利爪尖牙,越能再擴大殺戮搶劫……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一書中說得很明白:“西方贏得世界不是通過其思想、價值或宗教的優越(其他文明中幾乎沒有多少人皈依它們),而是通過它運用有組織的暴力方面的優勢。”“西方擴張的直接根源是技術:發明了到達距離遙遠的民族的航海工具,發展了征服這些民族的軍事能力。”“西方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使用武力,依賴于下述事實:歐洲人及其海外對手之間的軍事力量對比穩定地傾向于有利于前者”“西方人在1500-1750年期間成功地創造出第一個全球帝國的要訣,恰恰在于改善了發動戰爭的能力,它一直被稱為‘軍事革命’”“西方軍隊的組織、紀律和訓練方面的優勢,以及隨后因工業革命而獲得的武器、交通、后勤和醫療服務方面的優勢,也促進了西方的擴張。”
工業化的西方列強征服了全球所有古老的農耕文明,中國也不例外。面對西方列強侵略,停留在古老農耕文明的中國毫無招架之功,這個千年世界第一、曾經無比榮耀自尊自傲的民族如今受盡屈辱,被按倒在地反復摩擦,一次又一次挨打,一次又一次被宰,一次又一次被列強騎在頭上拉屎拉尿:割地、賠款、屈辱——北京紫禁城邊,外國軍隊耀武揚威;南京揚子江上,外國軍艦橫沖直撞。中國不管是皇帝還是總統,都必須在洋人炮口之下戰戰兢兢過日子,只許老老實實,不許亂說亂動,敢不老實,立即大炮伺候。西方列強對中國想打就打毫不猶豫充滿鄙夷不屑,就像肉食動物對草食動物想殺就殺毫不猶豫充滿鄙夷不屑一樣。
嚴酷的現實打斷了一些中國人尤其是只會“偃武修文”的知識分子的精神脊柱。在他們看來,中國挨打是因為中國一直停留在農耕文明,而農耕文明落后原始,是“劣等”的“草食動物文明”。在以工業文明武裝起來的西方“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弱肉強食、強者為王”的“肉食動物文明”面前,中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草食動物文明”是那樣軟弱無力,那樣一文不值,只配被淘汰。西方列強能創造出工業文明,是因為工業文明是西方“優等”的“肉食動物文明”的專利——農耕文明是只會從土里刨食的“土得掉渣”的“土老冒”,玩不了工業。在“叢林法則”面前,草食動物只有被肉食動物吃掉的份;在“肉食動物文明”的西方列強面前,“草食動物文明”的中國只有任人宰割的份。這些人得了“肉食動物恐懼癥”,像草食動物本能地恐懼肉食動物一樣本能地恐懼西方列強和西方文明,只敢對“草食動物”的同類窩里斗,絕不敢冒犯“肉食動物”,一提“洋人”就不由自主雙膝發軟渾身打顫頂禮膜拜,怕到了骨頭縫里。結論:“月亮也是外國的圓”“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物極必反”。正是這“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逼得中華文明迸發出蘊藏五千年的全部潛能,誕生出中華新文明——毛澤東思想,涌現出一批擁抱中華新文明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人。
毛澤東思想是對傳統中華文明的基因改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推陳出新。這中華民族的嶄新文明,不但包括了傳統中華文明里源于農耕文明的最積極最本質的東西,如靠勞動向自然索取生存而不是靠殺戮搶劫人類同類生存、不怕艱險、吃苦耐勞、敢于向自然抗爭、善于摸索、妙用規律、不拘一格、靈活機動、認同大一統、尊重勞動、尊重生命、寬厚包容、和而不同、沒有侵略性等,而且賦予了新的靈魂。比如,把“尊重生命”升華為“為人民服務”;破除了中華文明中的消極成分,如本能恐懼、自卑和迷信,指出只要敢于抗爭、組織起來團結一致,就可以擺脫任人宰割的命運;指出了中國完全能夠把傳統的農耕社會改造成現代化的工業農業社會。結論:中國不會亡,而且能靠自己強大起來——“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中華新文明不僅指出了克服傳統農耕文明最致命的短板如封閉散漫、因循守舊、隨遇而安、一盤散沙等的方向,而且解決了實現辦法——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華新文明不可能自然而然無條件存在,而只能有條件存在。條件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組織保證,傳統中華文明的短板馬上就會死灰復燃,中華新文明馬上就會停止發揮作用。
毛澤東思想這中華新文明指導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硬是挽回了明清以來歷代統治者一次又一次關鍵性戰略決策失誤造成的本來無可挽回的滅亡命運,使中國筆直沿著“起死回生——脫胎換骨——從零開始、翻越門檻——奠定基礎、大展宏圖”的最短最直接的歷史性戰略路線圖重新崛起。從歷史的大視野看,沒一步彎路,沒一次反復,沒一回卡殼,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效果。
實現這一目標本身證明:只要中國人按中華新文明的指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起來、團結起來、敢于抗爭,就能破除“肉食動物恐懼癥”,就不再是“弱肉”,就能擺脫被“肉食動物”肆意獵殺吞噬的宿命;就能克服傳統小農經濟導致的散漫短視和一盤散沙的習性;就能翻越從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的這道最難過的坎。
當翻過工業文明這道坎之后,中國人有五千年向自然索取的實踐經驗、既敢于抗爭堅韌頑強又機智靈活善用規律的古老而又年輕等優勢就開始充分發揮出來,其威力之大令全世界都瞠目結舌——如今還有人敢宣稱,“劣等”農耕文明出身的中國人都是只會土里刨食的土老冒,根本玩不轉工業文明嗎?還有人敢說世界上有什么高科技是只有西方人能搞而中國人搞不出來的嗎?還有敢否認中國人掌握所有那些尚未掌握的高科技只是時間問題嗎?
更令一些人絕望的是,他們本來奇貨可居的高科技一旦被中國人掌握,很快就能以碾壓般的優勢大規模生產,實現物美價廉,把鉆石價變成白菜價——歷史有時真的很諷刺。大規模生產的物美價廉的工業品原來是西方列強征服世界最得心應手的工具,如《共產黨宣言》所說:“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而如今掉了個個兒,成了“中國……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妖魔化封鎖、征服西方人最頑強的反華心理的重炮”——真是風水輪流轉,輪到物美價廉的“中國制造”成為摧毀西方列強排斥中國的“萬里長城”和反華心理的重炮了,輪到西方列強忙著用跟中國“脫鉤”搞他們特色的“閉關鎖國”了。
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中國制造”這么厲害?怎么能這么物美價廉?實在找不到答案,就只好用“奴工”自欺欺人。其實從中國人的角度看非常簡單:所謂“制造”無非是“向自然索取”,而中國“向自然索取”有五千年不間斷的文明史,早練就了既吃苦耐勞又心靈手巧的本領。這套本領用于農耕時中國農耕世界第一,如今用于工業制造照樣世界第一。
中國能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東山再起,發展到如今能在一切領域發揮“向自然索取”的本領震撼世界,歸根到底要靠毛澤東再造的中華新文明。說“上帝造世界”“上帝造人”是神話,但“毛澤東再造中國”“毛澤東再造中華民族”“毛澤東再造中華文明”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五、中華新文明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西方列強主宰世界已經幾百年,“精英”輿論已經習慣了西方列強“肉食動物文明”的價值觀如“優勝劣汰”“弱肉強食”之類,習慣從“肉食動物文明”的思維看問題:誰強大誰危險。中國強大必然要去“強食”一切“弱肉”,于是就有了“中國威脅世界”“中國有侵略性”“中國擴張”之類污蔑。
對于鐵了心與中國為敵的人來說,不管怎么反駁都沒有用:“你不可能喚醒裝睡的人”。但對于數量相當龐大的與中國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僅僅因為受“弱肉強食”之類價值觀的影響而疑懼中國的可以爭取的中間力量而言,光簡單地否定這些污蔑沒太大效果,僅僅用列舉事實反駁分量仍然不夠——人家可以覺得事實再多也只能說明中國過去沒有侵略,不能保證中國將來不會侵略、即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強時也不會侵略。要消除這些人的疑慮,就需要從“文明的沖突”角度分析,讓他們知道:中華文明與西方列強的文明是截然不同的文明。西方列強的文明是“弱肉強食”的文明,本質是“肉食動物文明”,是“用死亡維系生命”,“用暴力剝奪一部分人的生命維持另一部分人的生命”。而中華文明的源于農耕文明。農耕文明的本質是“草食動物文明”——傳統的農耕文明是“用勞動繁衍植物的生命維持人類的生命”,中華新文明是“用勞動繁衍人類食物鏈的動植物生命維持人類的生命”。兩者本質一樣:不靠殺戮掠奪生存,而是“用生命維系生命”。大象再強壯也不會去吃羊,草食動物再強壯也不會去吃其他動物,中國再強大也不會去侵略別人。中國自古就是靠“向自然索取”生存,用勞動創造財富的能力世界第一。如今制造能力舉世無雙,別人能造的中國都能造,需要什么完全可以自己造,或者用自己的產品與別人交換,既安全又合算,完全沒有理由為沒準的東西冒險玩命去搶。
如果光用“中國沒有侵略過別人”的已經發生的例子說明“中國沒有侵略性”,那效果往往是“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但如果把這些例子上升到“文明的沖突”理論高度,用“中華文明屬于農耕文明,本質是‘草食動物文明’,不靠殺戮搶劫為生,不可能有侵略性”的理論予以證明,那就能做到“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
中華新文明的性質決定中國不會有侵略性,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不管中國如何強盛。
但中華新文明的確正在促進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革。多年來主宰世界的一直是西方“肉食動物文明”,已經形成了一個“弱肉強食”的食物鏈體制。這個體制確保了位居食物鏈頂層的美歐日等“肉食動物”對第三世界等“草食動物”的肆意壓榨吸血宰割。中國重新崛起本身就給一切被壓在食物鏈底層的“草食動物”樹立了榜樣,帶來了希望,破除了他們對“肉食動物文明”的本能恐懼和迷信,這就動搖了西方列強建立在“肉食動物文明”基礎上的食物鏈,導致了“百年未有之大變革”(所以美西方政客會大喊大叫中國威脅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從以下幾個“百年未有之大變革”中可以感受到中華新文明的厲害:
1.沙特阿拉伯與伊朗歷史性和解
這不是簡單的兩個國家和解。伊斯蘭教遜尼派與什葉派兩大教派、幾億教眾、千年恩怨,能轉瞬間“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奇跡。
可以肯定,不管是哪個教派哪個國家都早就想和解了——誰都不傻,都知道為了千年前的古人對教義的理解分歧讓今天的人斗得你死我活沒意義。況且斗了上千年了誰都吃不掉誰,再這樣斗下去能有什么結果?“打打殺殺何時了,仇恨知多少?”明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還要沒完沒了死斗下去,任憑自己受害別人恥笑,那才是真傻。
但是想和解是一回事,真做起來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千年恩怨,盤根錯節,剪不斷,理還亂,是是非非早就說不清了,真要化干戈為玉帛不知道有多少利害得失后顧之憂:怕吃虧,怕丟臉,怕對方沒誠意,怕對方借機給自己下套,怕被己方的強硬派指責為“喪失原則”“屈膝投降”,怕對方變卦,怕雙方下邊都有人不服氣搞小動作挑起新沖突……這些顧慮不是雙方光有愿望就能打消的,否則哪至于拖了上千年還沒完沒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解決問題必須有個第三方直接參與其中,調停并擔保。這個第三方必須公正公平,不會別有用心,必須能讓雙方都完全信得過,必須非常強大足以鎮住場子而不至于被懷疑是被收買指使的“托”。同時符合所有這些條件、能讓雙方從上到下都口服心服的只有如今的中國——“草食動物文明”的中國從不侵略,從不干涉別國內政,從無宗教迫害宗教戰爭,從不插手伊斯蘭教派之間的事物,跟所有伊斯蘭國家都既無歷史恩怨又無現實根本性沖突,而且一直堅持和平共處求同存異發展共贏。連可蘭經對中國的評價都是正面的。如今中國已經足夠強盛,西方列強能給的中國都能給,西方列強不能給的中國也能給,跟中國合作有益無害。中國的調停擔保給了各方體面地結束歷史恩怨、實現“光榮的和平”、沒有后患、大家都是勝利者的天賜良機。從上到下都口服心服——沙特與伊朗的和解宣言里特別點名感謝中國,可以理解為除了感謝之外還有敲山震虎的意味:咱們這次和解是當真的,是有強大可靠的保證的,不容置疑,也不容破壞。誰敢反悔炸刺搞小動作,誰就肯定沒好果子吃。這些其他任何大國都做不到。他們都處于“肉食動物文明”食物鏈的頂端,需要靠弱者的血肉為生,在中東都有自己的野心和私利,都拉過偏架,都跟伊斯蘭國家都有歷史恩怨,都需要讓伊斯蘭世界四分五裂自相殘殺使自己從中得利。這樣的國家不可能愿意伊斯蘭世界和解和平,不可能真心出面調停,即使出面調停也不可能得到雙方從上到下的一直信任,說了話也沒用。
沙特和伊朗和解不但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且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伊斯蘭兩大教派對立千年,如今一夜之間冰釋前嫌,整個中東地區一下子卸掉了一個千年的大包袱,跳出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死局,從此不必自相殘殺,不必挖肉補瘡買軍火,不必求軍火大國當保護傘,不必讓石油與美元掛鉤。這樣一來還有美國和美元什么事?另一位方面,不管是建設必須還是軍事必須都能從中國買到,還不附加無理條件,這樣一來中國和人民幣沒法不成香餑餑。這一切使無數人親身體會到中華新文明的魅力:“草食動物文明的本質”“求大同存小異”“和為貴”“人類命運共同體”“靠勞動向自然索取而不靠相互殺戮搶劫生存”。這就直接挑戰了“肉食動物文明”對世界的幾百年的統治。這是不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歷史把這場不知挽救了多少生命的調解機遇給了中國。中國領導人不負眾望,當機立斷抓住了這個歷史機遇,做成了這場普惠眾生的大善事。西方國家青睞的領導人動不動就得諾貝爾和平獎,而習近平為首的中國領導人做了這么大的好事,西方輿論卻只字不提,仿佛沒他們什么事一般(連中國的“公知”們也只泛泛說“中國調停”,絕口不提中國領導人的貢獻)。
2.美國方寸大亂,昏招不斷
幾百年來,西方列強的“肉食動物文明”一直對“草食動物文明”占有絕對優勢。西方列強只學會了在絕對優勢的條件下與“草食動物文明”打交道。一旦這個優勢不再絕對了,甚至開始逆轉了,他們就慌了。面對正在崛起的中國,面對新形式的“草食動物文明”對“肉食動物文明”統治地位的逆襲,他們幾百年來第一次有了不知所措的感受——只有順風順水經歷的碰上歷盡滄桑浴火重生的;只有三百年歷史政治經驗的碰上五千年歷史深厚謀略的,手忙腳亂昏招不斷很自然。小的不算,令人掉眼鏡的就有:
(1)把中俄同時逼上梁山
中國國內一向有強大的親美勢力。1949年美國白皮書就宣稱中國的“民主個人主義終于會再顯身手”。這些自稱為“公知”的“民主個人主義者”的“大顯身手”,不但有“中美國”之類的言論,而且有向美國示柔的嬌嗔。
但是美國一點也不賞臉——在“肉食動物”眼里,“草食動物”永遠只配做自己口中食,再恭順卑微也決不客氣,說翻臉就翻臉,不由分說把中國列為戰略敵手,貿易戰、金融戰、高科技封鎖、制裁、全面脫鉤、明確宣布介入臺灣、國會接二連三無異議通過針對中國的法案、煽動仇華輿論、到處圍堵中國……這下“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硬是被逼上梁山,不得不奮起自衛,中國“公知”再想跟美國熱乎也沒了市場、臭了大街、不起作用了。
俄羅斯就更不用說了:從彼得大帝時代起就一心融入歐洲,為了這“歐洲情節”甚至不惜自廢武功讓蘇聯解體——“我為你勤傍妝臺,濃施粉黛,討你笑顏開。我為你賠折家財,拋離骨肉,賣掉祖宗牌。”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幾次申請加入北約。然而俄羅斯的一往情深換到的卻是美西方的毫不留情。北約不但堅決拒絕接納俄羅斯,而且違背承諾一擴再擴,一直擴到了俄羅斯臥榻之側,擺明了就是要徹底肢解俄羅斯。俄羅斯終于忍無可忍,奮起反擊,展開了“特別軍事行動”。美西方立即對俄羅斯實行最嚴厲最徹底的全面制裁,把俄羅斯變成了“不可接觸”的“國際賤民”。這下俄羅斯終于跟中國一樣被逼上了梁山。
“三角形兩邊之合大于第三邊”。新中國、美、俄的“三國演義”同樣如此。過去三國之中中國雖最弱,但誰與中國為敵誰準倒霉:美國與中國為敵,結果破了開國兩百多年來戰無不勝的記錄,輸掉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但美國根本不管什么“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什么“誰與中國敵對誰倒霉”,對中俄一律一通王八拳,同時把中俄逼上梁山逼到了一起,結果反而幫中俄解決了戰略互信的最大障礙。
美國的昏招使中俄兩國從歷史上恩恩怨怨到徹底戰略互信,這也是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自斷經脈。比如:
第一:自毀美元霸權,自砍獨家搖錢樹
把美元武器化、凍結沒收客戶存款摧毀了自己的金融信譽,讓客戶人人自危,紛紛逃跑;無限制發行美元、制造金融風暴全球割韭菜摧毀了一大批人對美元的信心,紛紛開始效仿俄羅斯去美元化。美元霸權是美國的搖錢樹。沒有這顆搖錢樹,軍事霸權就難以為繼。經濟命脈斷了,隨之而去的必是美國的世界霸權。為了眼前一時的制裁痛快,不顧一切毀掉美元信用、斷送美元霸權、砍掉獨有的搖錢樹、自斷經濟命脈——典型的顧頭不顧腚。
(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還使瑞士銀行百年信譽毀于一旦,之后的出爾反爾更讓人感到如同跳梁小丑,貽笑大方。這也算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第二:自挖政治根基
美國“民主政治”“政黨輪替”得以運轉的前提之一是各方都心照不宣地遵守一個“潛規則”:不抓前任。否則誰還敢下臺?逮捕前總統特朗普則打破了這個“潛規則”(又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意味著美國內部已高度分裂,激烈對抗,下一屆政府要干死上一屆政府,為當權不顧一切,什么合作默契“潛規則”都顧不上了,各種矛盾尖銳到了瘋狂失控的邊緣。
在這種情況下,誰還肯下臺?做實事不重要,拼命相互攻訐自我標榜表演拉選票當權才重要。這種情況持續下去,美國的政治根基——“民主政治”“政黨輪替”還能持續多久?
(3)自破神話
美國的“普世價值”神話由別人來揭穿挺費勁,自己的“神助攻”卻一戳一個準。比如:
——“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話被“沒收俄羅斯富豪財產”戳破了。
——“言論自由”的神話被“禁止TikTok”戳破了。
——“商業契約精神”的神話被“公然宣布遠程鎖死白俄羅斯總統的波音專機”戳破了。做了還不算,還要公開宣布出來;自己丟了臉不算,還提醒了別人都別再上當,真昏出水平了。
(4)自亂陣腳
利用俄烏戰爭制造金融危機能源危機,坑狠了歐洲盟友自己卻大賺;用瑞士銀行的更大危機成功轉移本國銀行危機:自亂陣腳,全然不顧是同一戰線的盟友——典型的“肉食動物文明”:“非我族類,皆為獵物”,餓極了對同類也照吃不誤。
(5)自廢殺手锏
核武器只有躺在發射架上時才最有威懾力。達摩克里斯劍只有懸在頭頂時才最嚇人。美國把自己的“王炸”一下子全亮了出來制裁俄羅斯,對中國的實際效果是:第一,丟掉幻想;第二,有了未雨綢繆的時間;第三,借機摸了底,發現這玩意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也不那么靈,只要熬過頭三板斧,之后就有機會峰回路轉了;第四,發現新機會:乘俄羅斯的東風推廣去美元化,就有可能削弱美元霸權甚至廢掉這張王牌。美國已經有政要公開承認,如果大家都不用美元,就沒法再制裁別人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濫用制裁“王炸”,結果反而自廢殺手锏。
(6)自我拆臺
面對金融危機滅頂之災,一面拼命求中國,一面加緊反華。求人還揍人,唯恐別人不拒絕。
小結:
越來越多的人看透了:在西方列強“肉食動物文明”體系里,自己只能處于“弱肉強食”的國際關系食物鏈低端任人宰割。在中華新文明這新型“草食動物文明”的體系中,自己可以按“向自然索取”“靠勞動把自然資源轉化為生存必須”的原則生存,不必靠殺戮搶劫破壞生存;可以按“求同存異”“和為貴”的原則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共贏,不必“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過去西方列強“肉食動物文明”壓倒一切,自己惹不起,不得不忍氣吞聲。如今中國強勢歸來,可以“背靠大樹好乘涼”。農耕文明時代,傳統中華文明同化了一個又一個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如今中華新文明正在同化全世界;“草食動物文明”正在逆襲,取代統治世界幾百年的西方列強“肉食動物文明”。這是最大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上知道中華新文明這新型“草食動物文明”本質的人越多,這一大變局來得就越快。
2023年4月22日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http://www.balalaikatrio.com/wzzx/llyd/zz/2023-04-23/81364.html- 紅色文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