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昊宸:做好農村基層工作三項基本功
時間:2023-04-20 00:01:30 來源:紅色文化網 作者:肖昊宸 點擊:
農村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但不外黨建、經濟、群眾三大項工作。這三項也是做好農村基層工作的基本功,各項工作,都可往這三個方面歸集并具體化。黨建工作是確保政治方向的,是引領性與保障性的工作;經濟工作是中心工作與支撐性工作;群眾工作是根本性工作、最基礎的工作,也是各項任務目標的最終實現途徑。黨建、經濟、群眾三項工作,是一個整體,是針眼,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千條線都從這一個針眼里過。
做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以政治建設統領基層黨建。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這件事是否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要求,是否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是否符合中央政策精神和上級組織的工作要求。要始終確保并不斷提升固守忠誠的意志力、緊跟黨走的向心力、聞令即動的執行力。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個村要發展好,離不開一個得力班子、一條致富路子、一套管用法子。農村基層黨建,也要著力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關鍵是建強班子,有了得力班子,路子和法子就都會有。成員之間年齡結構、能力素質結構要互補搭配、形成較強合力。機關干部到農村基層工作,要尊重班長和班子成員,緊跟班子行動,保持步調一致。要把黨建工作與當地鄉村振興的具體事項緊密結合,圍繞政治站位、工作業務、個人作風三項內容常態化開展組織生活。
做好農村基層經濟工作。要依靠縣域、依托鄉鎮,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農民個體經濟和各類專業化經濟組織,培育扶持市場主體。村經濟傍著縣域經濟發展,這與縣在行政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有關??h級相比村與鄉鎮,具有職能體系全、資源儲備豐、調配能力強的優勢;與省、地級市相比,又有距離農村市場與農民消費群體較近的特點。要擴大農村內需,做強省域經濟,縣域經濟就要做活做強。要在做好農村生態環保工作的前提下,在縣域經濟的框架中開展農村經濟工作。發揮好縣的統籌、引領、帶動作用和鄉鎮的承接、傳遞、協調作用。當前要著重做好四個方面。一是抓好耕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質、優質種源和先進適用農機具等農資農技推廣普及,及時有效預防應對自然災害、病蟲害與市場波動風險,持續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生產、應急抗災保收的能力水平以及市場適應性。二是抓好道路、寄遞物流等配套設施建設和管理維護,以此作為樞軸,促進貿工農、種養加的銜接暢通。把改善交通運輸和流通領域硬件設施作為優化軟環境的先導工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提升設施設備及管理流程與管理模式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為鄉村成為文旅、康養等現代服務業的開發前沿創造條件。三是在經濟大循環中找準自身定位,爭取雙招雙引資源進一步向基層滲透下移。在產業扶貧成效與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對接延鏈補鏈強鏈,把當地特色優勢、特色產品與產業作為集群化、規?;?、高端化現代產業體系的有益延伸與補充,改造提升原有、培育新有、引進外有。四是鞏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穩慎推進下一階段的產權改革,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持續利好農民,釋放發展動力和增加農民收入。
做好農村基層群眾工作。做好群眾工作,是基層運轉順暢、基層治理持續改進的基本保證。一要實字當頭、誠字為先。說實話、辦實事,講出個道道來,做出個樣子來。要誠心求教、坦誠待人、傾情服務,以群眾為良師益友,用群眾語言來宣傳解釋政策,引導和動員群眾,優化夯實網格系統,合理合法借助農村社會關系開展工作。說到就要做到,不過度承諾、不畫大餅、不弄虛作假。典型引路、小口深切,從一口井、一座廁所等民生實事入手。面向群眾的每一件事,都要講清楚、做到位、見實效、暖人心。要讓群眾看到,解決大問題有盼頭、解決小問題有速度。二要學會穿針引線。上級的政策措施是線,基層干部自身的能力素質條件是針,群眾的利益、愿望、要求是布。要根據布的形狀、質地、紋理,打造針,貫穿線。穿針引線、飛針走線,快速精準、有力有效地做好繡花功夫。為群眾辦事,要培養多方面能力,要初步掌握系統方法論,盡量掌握政策工具與辦事經驗,切實掌握群眾利益訴求、思想動態與心理特點。在工作中,抓整體系統、抓結構布局、抓關鍵細節,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基層工作全過程與各方面。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http://www.balalaikatrio.com/wzzx/llyd/sn/2023-04-20/81322.html- 紅色文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