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a6k97"></strike>

  • <dd id="a6k97"><track id="a6k97"></track></dd>
  • <tbody id="a6k97"></tbody>
  • <rp id="a6k97"></rp>
      <th id="a6k97"></th>

      紅色文化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中心 -> 理論園地 ->

      軍事

      收藏 | 打印-復制 | | | 獻花

      中國解決“黑障”通信,美國航母逃無可逃!

      時間:2023-04-24 00:02:00   來源:種花城   作者:縱橫十    點擊:

      近日,關于中國解決黑障通信的話題比較熱,作者追蹤了一下,發現起源是2個月前中國科學報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十年磨一劍,黑障破天光》。雖然已是將近2個月前的舊聞,但該消息依然令人振奮。

      黑障,簡單說就是飛行器在大氣層內高速飛行時,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溫會讓自己被一層等離子體包裹,從而阻斷通信。航天器再入大氣層、高速飛行的導彈,都會遇到這種問題,是一個全球性難題。

      由于東風-21D、東風26等反航母利器早就問世了,中國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黑障通信問題,如今再曝出現重大進步,表明中國在解決黑障通信難題方面已越來越成熟,甚至有可能完全解決了。

      解決黑障通信意義很大,能讓航母、軍艦等移動目標逃無可逃

      水面目標不可能停在那兒讓你打,它是會跑的。

      用普通導彈打艦艇,速度低無黑障,能通信能制導,攻擊精度較好,但由于速度低,突防效果差;高超彈打艦艇,速度高突防效果很好,但由于速度高產生了黑障,無法通信制導,打擊精度較差。

      為解決這個問題,往往采用兩種方式,要么使用多枚導彈,比如同時發射六枚八枚,進行概率殺傷;要么像美國潘興導彈那樣在末端剎車,將速度降到5馬赫以下,這樣雖避免了黑障,卻也喪失了速度優勢。

      中國解決了黑障通信,上述困境也就不在了。在導彈飛行的這段時間,即使敵方艦艇已經跑離了原來坐標,由于能夠與導彈通信,可以用衛星、預警機不斷將艦艇的新位置時時傳輸給導彈,也可以在高超彈抵達目標區域后,用其自身雷達進行搜索鎖定,并進行精準打擊,讓對方逃無可逃。若有黑障則不行,外面的信號進不去,導彈自身的雷達信號也出不來。

      想象一下,高超彈一二十馬赫的速度完全無法攔截,末端還能夠重新定位并精確攻擊,那便是無法可逃。如果美國航母、日本艦艇想在臺海、南海等方向對中國干涉一下,它們的結局可以想象。

      打擊陸地機動目標與此類似。

      比如,那誰最近不是買了400魚叉導彈,為防打擊,它肯定是機動發射的,使用普通導彈打擊可能有難度。然而使用高超彈打擊,最遠臺東也就300公里,一二十馬赫的速度最多也就80秒就到達了,這點時間讓你跑能跑多遠?即使跑出一段距離,末端能夠依靠預警機、衛星、導彈自身雷達重新搜尋鎖定,讓你逃無可逃。

      東風-17高超彈 視頻截圖

      除此外,還有其它一些意義。

      1, 為高超音速戰機奠定根基

      未來高超音速戰機同樣會遇到黑障,該難題的解決,為其掃清一個很大障礙,其意義可見一斑。

      2, 彈道導彈不再固定

      彈道導彈的末端速度可達20馬赫,會形成黑障,能夠通信就意味著能夠制導。20馬赫的速度想要攔截已是隨緣,如果彈道不再固定、攻擊目標不再固定,那就更沒法玩了。

      3, 打造高超音速攔截系統

      當前能攔截高超彈的只有高超彈,是高超彈就必然面臨黑障通信。想要打造高超音速導彈攔截系統,如果存在通信黑障無法制導,肯定是不行的。中國解決了該難題,讓一切成為了可能。

      當美國還在滑翔體這個初級段位跌跌撞撞,中國已陸續實現了助推滑翔、超燃沖壓、旋轉爆震等多種高超音速動力。黑障通信高超彈同服,一張處方有效治療美日臺多種頑疾。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http://www.balalaikatrio.com/wzzx/llyd/js/2023-04-24/81390.html- 紅色文化網

      獻一朵花: 鮮花數量:
      責任編輯:寒江雪 更新時間:2023-04-24 00:02:00 關鍵字:軍事  理論園地  

      話題

      推薦

      點擊排行

      鮮花排行


      頁面
      放大
      頁面
      還原
      版權:紅色文化網 | 主辦: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小屯路8號院 | 郵編:100040 | 聯系電話:010-68670060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備案序號:京ICP備13020994號 | 技術支持:網大互聯
      无码网站天天看天天爽

      <strike id="a6k97"></strike>

    1. <dd id="a6k97"><track id="a6k97"></track></dd>
    2. <tbody id="a6k97"></tbody>
    3. <rp id="a6k97"></rp>
        <th id="a6k97"></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