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a6k97"></strike>

  • <dd id="a6k97"><track id="a6k97"></track></dd>
  • <tbody id="a6k97"></tbody>
  • <rp id="a6k97"></rp>
      <th id="a6k97"></th>

      紅色文化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中心 -> 理論園地 ->

      安全

      收藏 | 打印-復制 | | | 獻花

      請別忘記那些抗疫中為我們拼過命的人!

      時間:2022-12-11 00:07:22   來源:林愛玥   作者:林愛玥    點擊:

      早上,有朋友給我發了個截圖,說的是某傳媒公司做出所謂的有過如下言論、行為、想法的,在職人員清退、擬錄用人員不予錄用、未來應聘人員不予招錄決議,我看下了,針對的大概是做過志愿者、相信國外疫情泛濫的、有過國家保護我們三年,以后就靠自己言論的……諸如此類的吧。這家公司如此不著邊際的行為給我的第一感受是,到底是傳媒公司,這是真懂傳媒的,不管你是支持它,還是反對它,流量都是跑不掉的。

      從九月份開始,我前后做了大概二三十天的志愿者,或許有人會奇怪為什么那么晚,不是我覺悟得太晚,而是在那之前,成都大部分時間都沒有什么大的疫情,我去哪做志愿者?自從做了志愿者,在那大半個月里,我是一個懶覺都沒睡過。做志愿者的第一天,早上起床后,老爺子盯著我看了半天,大概是奇怪我為什么六點多就起床吧,我說我報名了志愿者,今天要早點下樓。我以為我夠早了,等到了樓下才發現很多志愿者已經在忙碌了。

      由于掃碼要全程穿防護服,對于抽煙的我來說那是絕對無法接受的,于是我主動請纓負責維持秩序和提醒小區二棟兩個單元的人做核酸。剛開始那兩天,兩個單元加起來六十多層挨家挨戶敲門,不僅嗓子喊啞了,腿還不停打擺子,好在后來大家都很配合,主動下樓做核酸了,我才算輕松點。

      維持秩序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更沒有有的人口中惡意滿滿的官威,主要就是沿著隊伍走過來走過去,提醒未戴好口罩的人戴好口罩,給未帶口罩的人順手發個口罩(自費買的),以及把隊伍中的孕婦、老年人和傷殘人士等需要特別關照的人領到隊伍前面早做早回家,事不復雜,但一個上午走來走去幾個小時也挺吃不消的。

      還有的人說志愿者拿了多少錢之類的,有沒有志愿者拿錢我不清楚,就我個人而言,吃了兩天社區發的午餐,中秋那天領了一個月餅、一杯奶茶,這大概就是做志愿者的全部好處了。這就是我的志愿者記憶。我不知道這到底能有多大罪過,以至于會成為某傳媒公司眼中的劣跡。

      如果說有什么特別的話,大概就是在做志愿者期間,我曾向小區里的人大力推薦中醫藥,向他們宣傳中醫藥在預防和治療新冠方面的好處。我不是中醫藥專業的,太專業的說不來,好在大道至簡,只要讓他們明白中醫藥便宜、有效就行了。

      下午有人問我該如何用中醫藥防治新冠,其實我曾推薦過的,這里再推薦一次。我和家人一周大概服用三天左右的新冠中藥預防方,方子很簡單,就是@四川中醫藥推薦的現成的處方,**荊芥10g,防風10g,紫蘇葉10g,陳皮10g,炒白術10g,炙甘草5g,一副藥6塊錢,煎600ml,夠4個人喝的(每人每次150ml),**每天兩次,算起來不過12塊錢。至于兒童的處方和用量,建議大家在給兒童服用前最好和專業醫生確認下,畢竟兒童的用量與年齡有很大關系,這不是開玩笑的。

      說來慚愧,與大多數志愿者相比,我做的不僅時間很短,所做的事也是微不足道的。很多人大概都還記得20211月在大連海洋大學的學生公寓樓下,十余名師生志愿者頂風冒雪運送物資的畫面,在布滿冰雪的路面上,志愿者們身著防護服,相互扶持,推著滿載物資的三輪車走向物資配發點。

      這張前兩天偶爾翻出的老照片竟讓我忍不住熱淚盈眶,那些學生還只是平均年齡只有19歲的孩子,他們每天早晨5點半就要起床,每天要為5000多名師生配送12000多份餐食,十多天下來累計卸運物資十多噸。在我看來,這張定格的照片就是無聲的宣言書,是我們向全世界發出的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最強音。

      2020214日,承德的一個門衛大爺冒著大雪在臨時搭建的疫情檢查站門口值班,大雪紛飛之際,大爺縮成一團,或許,大爺沒什么文化,也未必懂什么大道理,但這不影響他的形象在我心中無限高大。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真正的大俠未必要做出多么轟轟烈烈的事業,只要他的付出幫助了他人、溫暖了他人,他就無愧于大俠兩個字。

      時過境遷,那一幕幕正慢慢遠去,抗疫三年,很多人離疫情太遠,而離疫情防控很近,以至于他們累了、倦了、厭了,加上奧密克戎的毒性確實降低了,國家適時調整防疫政策,這不是不能理解,但這不代表那些為我們逆行、為我們拼過命的人所做的一切就失去意義了,恰恰相反,他們是時代的記憶,他們的光彩絕不會隨著時間褪色,他們的形象只會越來越高大。

      寫作這么多年,這大概是唯一一篇與毛主席無關而又讓我雙眼噙滿淚水的文章??挂哂洃洸蝗荽鄹?,抗疫成就不容抹黑,請別忘記那些為我們拼過命的人!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http://www.balalaikatrio.com/wzzx/llyd/aq/2022-12-11/79062.html- 紅色文化網

      獻一朵花: 鮮花數量:
      責任編輯:寒江雪 更新時間:2022-12-11 00:07:22 關鍵字:安全  理論園地  

      話題

      推薦

      點擊排行

      鮮花排行


      頁面
      放大
      頁面
      還原
      版權:紅色文化網 | 主辦: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小屯路8號院 | 郵編:100040 | 聯系電話:010-68670060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備案序號:京ICP備13020994號 | 技術支持:網大互聯
      无码网站天天看天天爽

      <strike id="a6k97"></strike>

    1. <dd id="a6k97"><track id="a6k97"></track></dd>
    2. <tbody id="a6k97"></tbody>
    3. <rp id="a6k97"></rp>
        <th id="a6k97"></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