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中,毛主席曾以自己為餌牽制敵人!
時間:2023-04-23 00:06:27 來源:CCTV國家記憶 作者:國家記憶 點擊:
1946年,國民黨謀劃進攻革命圣地延安。毛澤東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戰略決策——撤離延安。從此,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機關就踏上了轉戰陜北之路。
撤離延安前,毛澤東曾說:“蔣介石進攻延安,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我們還要回來的”。
就在371天后,1948年4月22日,解放軍成功收復延安。
延安是如何重回人民懷抱的呢?
01
1947年3月16日
中共中央決定組建西北野戰兵團
(7月31日定名為西北野戰軍)
按計劃有序撤出延安
毛澤東主席曾說:
“延安不能不保,但不能死保。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如果死守延安,必然會帶來很大損失。”
“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3月18日
延安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絕大部分機關干部和人民群眾都已撤離
3月25日凌晨
國民黨整編31旅旅長李紀云
率部約三千人渡過延水
當他的先頭部隊
剛進入青化砭地區的石綿羊溝時
解放軍部隊突然出擊
僅僅不到一小時
國民黨整編31旅旅部及所轄
第九十二團共2900余人被全殲
旅長李紀云被俘
青化砭一戰
是解放軍撤離延安后的第一場勝利
3月27日晚
剛剛安全轉移到棗林溝的
毛澤東 朱德以及劉少奇等領導人
在這里召開了一次
簡單而意義重大的會議
這就是“棗林溝會議”
會上
劉少奇等人紛紛勸毛主席
去更安全的地方
毛主席卻十分輕松地說:
“我們現在成了一塊肥肉
跑到哪蒼蠅就追到哪
讓他們來吧
陜北群眾好 地勢也好
安全是有保證的 ”
中央支隊司令員任弼時
幾次勸說毛主席東渡黃河
毛主席卻始終堅持自己的看法
他要以自己為餌
拖住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
張建儒
延安革命紀念館 館長
黨中央和毛主席決定留在陜北,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南部有胡宗南主力進攻,西邊有馬步芳、馬鴻逵的部隊東進施加壓力,北面有鄧寶山的部隊向南壓制,東邊又是一條黃河。但是黨中央和毛主席果斷決定繼續留在陜北指揮這場戰爭以牽制國民黨軍隊,能減輕其它解放區的軍事壓力。另外,能夠穩定解放區軍民的信心。
02
1947年4月
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
晝夜轉戰于陜北的崇山峻嶺間
有時和敵人擦肩而過
有時受到敵人東西夾擊
以4個連的警衛部隊
與20萬國民黨大軍展開周旋
此時
國民黨已接連占領瓦窯堡
安塞 綏德等縣城
1947年4月12日
國民黨135旅按照胡宗南命令
從瓦窯堡孤軍南下
向其整編二十九軍靠攏
接到這一情報
一直在尋找戰機的彭德懷眼前一亮
兩天后的上午10點左右
135旅行至羊馬河地區
解放軍的包圍圈內
隨著彭德懷一聲令下
教導旅 2縱各部隊立即對毫無準備的
135旅發起猛烈進攻
短短十幾分鐘
135旅便遭受沉重打擊
到黃昏時分
4700余人被殲
代旅長麥宗禹被俘
5月2日深夜
西北野戰兵團對國民黨軍后方
重要補給基地蟠龍發起圍攻
激戰至5月4日24時
西北野戰兵團大獲全勝
活捉了國民黨旅長李昆崗
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后
45天內連續取得
青化砭 羊馬河 蟠龍三戰三捷
一共殲敵14445人
三場酣暢淋漓的大勝
讓中共中央機關與西北解放軍主力
堅定了與國民黨部隊周旋的決心
同時
也讓胡宗南的軍隊進退不成
左右兩難
西北局勢趨于穩定之后
黨中央開始籌劃日后的反攻大計
03
棗林溝會議后
中央機關人員為便于行動
將中央前委的代號改為“九支隊”
毛澤東代號“李得勝”
1947年6月8日晚
毛澤東和九支隊向小河村轉移
傍晚下起滂沱大雨
偵察員來報
漫山遍野的敵人向小河撲了過來
距離只有20公里了!
毛澤東和周恩來研究之后
決定向天賜灣轉移
然而
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火光中
山梁上敵人大片白花花的帳篷清晰可見
敵人在火堆旁走來走去
連說話和馬叫聲都聽得清清楚楚
直線距離只有300多米!
大家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這個時候
任弼時趕緊下令:
“不準說話 不準抽煙
把牲口的嘴拿繩子捆住”
這一夜
九支隊在小河村和敵人幾乎相遇
幸運的是沒被敵人發現
雙方在雨夜中擦肩而過
6月10日早晨
毛澤東和中央機關決定
重返小河村
在這里
毛澤東和周恩來 任弼時商定
召開前委擴大會議
這就是著名的“小河會議”
會議主要討論了
戰爭形勢 人民解放軍的戰略部署
各個戰場的作戰配合等問題
毛澤東根據一年的戰況
首次提出用五年時間
徹底打倒蔣介石集團的設想
小河會議后
劉鄧 陳粟 陳賡三路大軍成“品”字形
展開了猛烈的戰略進攻
劉鄧大軍已經穿過黃河沼澤區
千里挺進大別山
原在山東戰場的陳毅 粟裕大軍
也成功到達豫皖蘇地區
為策應陳賡南渡黃河
毛澤東決定派西北野戰軍攻打榆林
此時
戰爭迅速被引向了國民黨統治區
全國性的戰略大反攻開始了!
04
1947年8月6日
在彭德懷的指揮下
西北野戰軍打響了攻打榆林的戰役
經過一天激戰
殲敵兩個營
8月7日
西北野戰軍攻占城南高地和飛機場
掃清了敵人外圍據點
完成了對榆林外城的包圍
蔣介石認為
彭德懷圍攻榆林
導致西北野戰軍主力
都暴露在榆林城下
于是即刻命令部隊改變戰術
用激進猛打戰法南北夾擊
企圖全殲西北野戰軍
8月19日
毛澤東終于來到
西北野戰軍總部所在地——
前東元村
他和彭德懷商量后決定
在沙家店請君入甕
8月20日拂曉
敵整編36師和165旅
123旅共計6700余人
被團團圍在沙家店
最終
沙家店戰役全殲敵軍6700多人
俘虜敵人2名少將
此時
陜北局勢已被徹底扭轉
全國形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05
1947年9月23日
毛主席在窯洞內奮筆疾書
起草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
這份宣言重申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目的
并正式提出
“打倒蔣介石 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10月10日
新華社全文播發
《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
一時間
解放軍全體指戰員受到極大鼓舞
中國革命的高潮正式到來!
1948年4月21日清晨
延安城外再一次響起爆炸聲
但這并不是進攻的炮火
而是國民黨部隊正在城內炸毀物資
準備倉皇撤退
次日上午
隨著最后一批國民黨部隊撤離
歷經一年零一個月又三天的時間
延安這片革命的圣地
再次回歸人民的懷抱!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http://www.balalaikatrio.com/wzzx/gsyz/lxff/2023-04-23/81368.html- 紅色文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