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斯蒂格里茨論美國在何種情況下才會輸掉新冷戰?
更新時間:2022-06-26 00:07 點擊數:283 鮮花數:7
諾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片面強調供給側的政策是幼稚的
更新時間:2016-02-02 01:18 點擊數:592 鮮花數:25
斯蒂格利茨:市場原教旨主義使美國和全世界深受其害
更新時間:2014-04-28 15:21 點擊數:402 鮮花數:45
斯蒂格利茨:中國的問題在于市場太多政府太少
更新時間:2014-04-04 11:50 點擊數:630 鮮花數:57
斯蒂格利茨:中國不向資本收入征稅 不公正世界第一
更新時間:2014-03-31 15:48 點擊數:446 鮮花數:12
斯蒂格利茨:對資本和金融市場的自由化要謹慎
更新時間:2014-03-24 12:06 點擊數:305 鮮花數:24
斯蒂格利茨:貧富差距日益懸殊并非巧合
更新時間:2013-10-20 19:50 點擊數:397 鮮花數:24
去年,美國最富有的1%人口得到了全國22%的收入;最富有的1‰人口得到了11%的收入。美國自2009年以來增加的所有收入,有95%都流向了1%最富有的群體。在世界最發達經濟體中,英國被稱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最不平等國家,歐洲似乎急不可耐地想要重蹈美國的覆轍。
斯蒂格利茨:《巨變:當代政治與經濟的起源》序
更新時間:2013-09-16 05:59 點擊數:438 鮮花數:17
波蘭尼的主要的論點是:所謂"自律性市場"的概念從未被真正實行過。而由于其明顯的缺點,使得各國政府必須介入干預其內在運作,及其外部直接影響(如對貧民的影響)。而且改變的步調快慢對其后果的影響,也至關重要。波蘭尼的分析明確指出:坊間流行的"涓滴經濟學"(trickle-down economics),即經濟成長對于包括貧民在內的全民有利,實則無歷史根據。他也厘清了意識形態與特殊利益團體之間糾纏不清的關系。例如,自由市場這種意識形態,本是新興工業利益團體的仆傭,這些利益集團選擇性地利用這種意識形態,在對其有利之際,呼吁政府干預。
《不平等的代價》:關于1%的少數與99%的大多數
更新時間:2013-07-26 17:04 點擊數:594 鮮花數:20
在對于美國社會不平等現象的爭論中,“我們是那99%的群體”這一口號或許標志著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美國人總是回避階級分析,一直喜歡把美國看成一個中產階級國家,那種看法把我們凝聚到了一起。那99%群體的運動標志著打造一個新聯盟的企圖——一種新的民族認同感,它不是基于杜撰的普遍中產階級,而是基于我們經濟和社會中存在的經濟差距的現實。
斯蒂格利茨:自貿談判是西方利益集團的把戲
更新時間:2013-07-20 05:19 點擊數:324 鮮花數:39
有鑒于最近這一階段的歷史,似乎能很清楚地看出此輪建立一個美國和歐洲之間的自由貿易區以及另一個美國和太平洋大部分地區的自由貿易區(中國除外)的談判,都不是打算建立一個真正的自由貿易系統。與此相反的是,目標是建立一個管理下的貿易體制——也就是服務于長期把持貿易政策的西方特殊利益集團。
斯蒂格利茨:知識產權加劇世界不平等
更新時間:2013-07-17 18:04 點擊數:328 鮮花數:22
美國分子病理學協會與巨數遺傳公司的訴訟像是純粹的科學之爭:大法官們一致裁定,人類基因不能注冊專利,而在實驗室人工合成的DNA則可申請專利。不過,這項判決的重要性超乎常人想象。這是一場戰爭,一邊是希望將健康私有化、變成與財富同比例增長的財產,另一邊則認為,健康屬于任何一個公正社會和經濟體的大眾權利。更深刻的是,醫療是不平等塑造我們的政治、司法和人口健康狀況的潛在途徑。
斯蒂格利茨:自由貿易的偽善
更新時間:2013-07-11 07:39 點擊數:294 鮮花數:13
從最近的這些歷史可以看出,建立美國和歐洲以及美國和太平洋大部(不含中國)的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顯然不是為了建立真正的自由貿易體系。相反,其目的是建立管理貿易機制——“管理”是指為長期主宰西方貿易政策的特殊利益服務。
斯蒂格利茨:重新審視知識產權制度
更新時間:2013-06-07 15:43 點擊數:330 鮮花數:22
不平衡的知識產權制度導致了它的無效——這包括壟斷利潤及不能使知識利用最大化——這就妨礙了創新的速度。而且正如麥利亞德案例所示,這些知識產權規則也會導致不必要的生命損失。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99%人民的覺醒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51 鮮花數:50
現在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全世界都有人站起來,指出有些事情出了錯并要求改變。在動蕩不安的1848年和1968年,情況也是如此。2011年當然也是這樣。這一年,許多國家的人民對失業、收入分配、不平等感到憤怒與不滿,他們覺得制度是不公平的,甚至已經破產。
“我們是99%的人”這個表達方式已經走進了普通人的意識當中。沒有人能夠確定阿拉伯之春運動或占領華爾街運動會走向何方,但是下面這點卻是我們確信不疑的:這些年輕的抗議者們已經改變了公眾話語,改變了普通公民和政治家的意識。
斯蒂格利茨:金錢壓倒民主 美國夢碎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31 鮮花數:27
斯蒂格利茨:就業問題將長期困擾美國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196 鮮花數:17
斯蒂格利茨:我與IMF和美國財政部的分歧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235 鮮花數:13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所有的國家都有同一類藥方等著他們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373 鮮花數:22
斯蒂格利茨:自由市場的墜落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476 鮮花數:45
斯蒂格利茨:整個金融市場失靈導致美國金融危機
更新時間:2013-05-02 08:00 點擊數:549 鮮花數:36